黄鹤楼有多少层 黄鹤楼一共有几层?
黄鹤楼一共有几层?
黄鹤楼一共有五层。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重建的黄鹤楼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扩展资料
黄鹤楼门票优惠政策:
景区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实行免费。
对60周岁至65周岁老年人,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
对履行社团票价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优惠,优惠幅度最高不得突破20%。
黄鹤楼公园实行两次验票(进园入楼两次验票),门票当日有效,可供入园及进楼一次,不得退换,遗失不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黄鹤楼官网-黄鹤楼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黄鹤楼官网-门票政策
黄鹤楼有几层
黄鹤楼有五层。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
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从第一层开始,整体建筑以向上收缩为主,增强了建筑牢固稳定性;楼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一楼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余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
五楼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陈列。
黄鹤楼多少层
5层。根据查询土地招标网显示,整个楼的高度是51.4米,黄鹤楼的建筑特色燃颤,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闭备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黄鹤楼总共有5层,整个建筑轿段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