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满山红是什么样子 映山红的花名叫什么,有几种颜色。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映山红的花名叫什么,有几种颜色。

花名:杜鹃花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满山红、山踯躅、红踯躅、山石榴等,因其花开时映得满山皆红而得名。杜鹃花科,半常绿灌木。

杜鹃花颜色分为:红、紫、蓝、绿、黄、白、粉等颜色,再加上花色有单色、复色、飞白、镶边、点红、亮斑、喷沙、洒锦等。

扩展资料: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据记载,唐贞观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鹃品种栽培,最有名的是镇江鹤林寺所栽培的杜鹃花。

宋代对杜鹃花的栽培又有新的发展,诗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鹃花于庭院:“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南宋《咸淳临安志》:“杜鹃,钱塘门处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苏东坡有南漪堂杜鹃诗,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说明杜鹃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见。 

明代,对杜鹃花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凉《水昌二芳记》,年《大理府志》、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关于杜鹃花的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记载。如年《大理府记》中,记载杜鹃花谱有47个品种,大理的崇圣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种杜鹃,并育成五色复瓣品种,《草花谱》记有“杜鹃花出蜀中者佳,谓之川鹃,花内十数层,色红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层,色淡”。 

清代,已经有了杜鹃花的盆景造型,朱国桢《涌幢小品》记有“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册唯鸟鸣时开,有两种,其一先敷叶后著花(先叶后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后敷叶(先花后叶)色淡,人多结缚力盘盂翔凤之状”之名。而且,对杜鹃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经验,记载也多,如《花镜》《广群芳谱》《滇南新语》《盆玩偶录》等。嘉庆年间(-)《苏灵录》将杜鹃花盆栽列为“十八学士”第六位。道光年间(-)《桐桥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鹃、山茶、山鹃”的记载,说明此时中国内已引入国外杜鹃栽培了。 

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价值,早在19世纪末,西方多国就多次派人前往中国云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鹃花标本和种苗。其中英国的傅利斯曾先后七八次,发现采走了309种杜鹃新种,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多来自云南。而年傅利斯在云南发现了“杜鹃巨拆型人”大树杜鹃。它一棵高25米,胸径87厘米,树龄高达280年的大树砍倒,锯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带回国,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公开展出,一时轰动世界。大树杜鹃已经受到国家保护,它是云南的骄傲,中国国宝。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以外杜鹃园艺品种开始进入中国上海、无锡、广州、宁波、福州、厦门、青岛、丹东等沿海城市。无锡有园艺爱好者每年向日本的“蔷薇园”、“百花园”和“横滨植木式会社”邮购杜鹃花苗木。上海真如黄园,是辛亥革命后黄岳渊先生建立的花木旅姿猜场,面积7公顷,收集种植杜鹃花品种是国内最多的花圃,有毛鹃30余种,东鹃500余种,夏鹃700-800种,西鹃近100种。 

近代植物学上的拉丁属名系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年建立的,由希腊文“Rhodon”(意为蔷薇色)和“Dendron”(意为树木)两字合成,中文译意为红色树木,即中国所通称的杜鹃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鹃花

满江红是什么植物,满山红呢

满江红:一滑拍年生草本。四季繁茂,秋天产生孢子果。孢子繁殖或营养繁殖。水田、池塘中占优势的浮生植物,常与浮萍、槐叶萍、无根萍等混生,冬季常成惟一的浮生植物。水稻田常见杂草。
满山红:也叫杜鹃花缺激,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伏让袜鞭蓉芍药皆嫫母”。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今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

杜鹃又叫什么?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满山红、山踯躅、红踯躅、山石榴等。
杜鹃别名颇多,北宋雍熙年间那首有名的《宿山房即事》有这么一句:“杜鹃谢豹子规啼。”此外布谷、伯劳、杜宇(望帝)等亦是其较为习见的名号。
谢豹、子规的叫法均出自宴或高师旷《禽经》:“春夏有鸟如云,不如归去,乃子规也。”“子规啼苦则倒悬于树,自呼曰谢豹。”陆游《老学庵笔记》三:“吴人谓杜宇为谢豹。杜宇初啼时,渔人得虾曰谢豹虾,市中卖笋曰谢豹笋。唐晌尺顾况《送张卫尉》诗曰:‘绿树村中谢豹啼。’若非吴人,殆不知谢豹为何物也。”
称其为布谷,是以其鸣声似“布谷”,鸣又当播种时故。《后汉书》三十下《襄楷传》:“臣闻布谷鸣于孟夏,蟋蟀吟于始秋。”杜甫《洗兵马》:“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谓之伯劳,则源于《诗·豳风·七月》:“七月鸣贝鸟。”《传》:“贝鸟,伯劳也。”《玉台新咏》九《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也叫博劳、伯赵。
杜宇的称谓则来自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扬雄《蜀王本纪》:“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称望。”鳖灵,原住长江边,是一鳖精修练而成,每天夜里他都要同出于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会。他听说西海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国,望帝杜宇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国来找鳖灵。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猎,在山野间邂逅朱利,见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纳入宫中为妃。朱利不知鳖灵已是蜀相,不敢言明身份,却一直闷闷不乐。鳖灵治水有方,变水患为水利,望帝为他设宴庆功,鳖灵大醉,留宿宫中。深夜,朱利敲开了鳖灵的门,二人相见抱头痛哭,各诉别后思恋之情。望帝发现二人幽会,并听到了所诉情由,悔恨交集,当夜便草拟一道诏书,禅让帝位于鳖灵,自己却悄悄隐入西山修行。鳖灵团念继位,称丛帝。望帝在山中非常思念朱利,在痛苦和寂寞中郁郁死去,灵魂化作一只杜鹃鸟飞回蜀都。
因了这个传说,杜鹃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其情景凄苦万状;李商隐《锦瑟》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抒写诗人内心极度的哀怨;秦少游《踏莎行》中也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声斜阳暮”,意境也颇为凄清,另外还有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胡曾《成都》:“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等,数不胜数。几千年来,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相关专题: 满山红 满江红

装修百科

装修热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