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介买二手房会不会被骗 买二手房找中介靠谱么
买二手房找中介靠谱么
房屋中介的建议可以参考。如果是选择正规的中介公司,那么在中介买房子还是挺靠谱的,毕竟中介公司的服务还是很到位的,甚至有些中介公司是可以一对一进行服务的。
一、正规的租房中介还是比较靠谱的。
通过租房中介找房也比较安全,中介通常会对出租房的信息提前审核,一般挂在中介出租的房子都比较正规。而且中介有正规的租房合同,会公平公正的验收房子,查看所租房子的物业费等各项费用是否结清等等,有些大型的中介还有房屋管家,在一定程度上为租客避免了很多的风险。
二、很多人初到大城市都是人生地不熟,通过中介租房可以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房子。
中介孝好坦的房源比较多,可挑选的余地更大,节省了租客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目前中介行业鱼目混杂,存在黑中介坑租客的钱。通过中介租房,可以通常需要支付一个月或者巧桐是半个月的房租作为中介费。
三、大家在选择中介公司时,要选择正规合法的房屋中介公司,大家在看中介公司的工商营业执照、房管局经济机构资质证书。租客在看房前可以要求查看房屋代理合同。大家也不要太过依赖中介一定要实地看房,了解房屋的环境及配套设施。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房东在场,并且仔细阅读租房合同保留好收据。
四、中介公司手上的房源信息特别的多,所以自己可挑选的余地也会袜则更大。不过通过中介公司买房的话,是必须要签订正式的协议书才行的。但如果选择的中介公司不太靠谱,比如说选择那些没有资质的中介公司,那么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在找中介公司之前,一定要仔细的调查一下。
买房找中介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中介费,中介费是不固定的有高有低,每一家中介收取的费用不同,可以多比较几家中介选择最合适的一家合作。
2、要注意中介没有提供完服务不要付中介费,可以先交一部分。
3、要挑选正规中介公司,要有完备的手续才能合作,还要签订正规的中介合同。
结论:
总之,大家能够对租房中介有所了解。如今租客还可以通过各个租房网站和房东自己联系,个人在查看房源时最好请朋友陪同一起去。
买卖二手房,中介靠不靠谱?
1. 参考而非信任:尽管我会抱着怀疑态度参考房屋中介的建议,但我也会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因为中介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房源和客户更多,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但是我会将这些建议当作参考而非信任的依据,最终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2. 客观评估:在参考房屋中介的建议时,我还会客观评估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我会选择口碑好、信誉度高、服务态度好的中介,以保携吵证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和建议。同时,我也会留意中介是否有隐瞒房源信息、虚假宣传等不良行为,以便在决策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3. 核实房屋中介公司的资质和信誉:在选择房屋中介公司时,应该核实其是否具有相关的资质和证书,以及其信誉和口碑如何。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网站、阅读客户评价、咨询其他人的经验等方式来了解房屋中介公司的信誉。
4. 保持沟通桥亩并谨慎签署协议:在房屋交易过程中,需要与房屋中介保持沟通,并向其提供准确的房源信息或购房需求。在签署协议之前,需要认真阅读并了解协议内容,避免签署无法承受的条款。并在决策时客观评估敏隐森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
5. 怀疑态度:基于我曾经的经历,我会抱着怀疑态度参考房屋中介的建议。我会询问多个中介的意见,并自己去了解房源的真实情况,比如去现场看房、与业主交流等等。这些方式能够让我更加客观地了解房源的情况,避免被中介忽悠。
买二手房套路深,一不小心就被中介耍了?
买二手房套路深,一不小心就被中介耍了?
半年多前,深圳市的夏女士买豪宅称被骗,其斥巨资4000余万买了套房,却发现被中介吞了250万的差价,于是闹到媒体。
媒体上对此事件的描述:
夏女士在2020年底通过中原地产在深圳湾一号购买了套房产。成交价为4150万元,并支付33.2万元中介佣金费,于2021年2月过了户。后有邻居提醒她,她的购房价格偏高芦首,夏女士询问前业主才得知其挂牌价为3800万元,最终实际收款3900万元,中间有250万的差价疑似由中介收取。这下惹恼了夏女士,中介拿了33.2万的佣金,还暗地里吃差价?
中原地产回应称:经公司内部调查,除合法佣金以外并未收取夏女士任何费用,并明确约定买卖双方实际应承担的佣金数额,双方无信息差。后,夏女士自述里的另一家中介公司--深安房地产代理公司报警,称夏女士在网络上诽谤。在警察的见证下,中介完全承认收到250万,但并不承认这是差价,而是说收到250万的利润。
买方可以起诉要求退还佣金,甚至要求退回多支付的费用。对此,不能完全认同。
卖家卖房,是与这家叫深安的房产销售策划服务公司,签署了委托代理销售协议的。约定了,在卖家的底价3900万之外,多卖的归这家公司。这家公司负责拍照、发布在房产网站、带人看房、宣传推广,并约定在什么时间内卖出。后,通过中原地产找到了买家,中原地产进行了促成、居间、交易服务。中原依据其与买卖双方的三方合同收了33.2万元。卖家在收到全部房款后,也按照她与深安公司的合同,把多卖的250万元打给了深安公司和其指定的个人。然后,好心又嘴快的邻居,告诉了买房的夏女士,于是,夏女士找卖家问清楚金额后,上网开撕、深安公司报警称其诽谤、中原的员工辞职。
以下进行法律层面的分析:
第一、从表面的合同关系来看,没有什么问题。夏女士和卖家是按照三方协议进行的交易和付佣金;只是卖家自愿在收到款后,将底价之上的250万私下打给了深安公司。
第二、如果夏女士起诉到法院,结果并不好说,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吃差价,就能胜诉的。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1.价格问题。
卖家实际收的底价是3900万,和三方的合同价4150万元的差价是250万,占总房价的6.4%,这个比例,会不会被法官认为“明显高于市场价”是不好说的。换句话说,可能还处于市场公允价的范围内呢。
2.信息差的利用问题。
这里的两个中介作用不一样,深安公司吃的是信息的差价、干的是销售的活儿;中原地产提供的买家,同时也赚流程上陪山数的钱;卖家唐女士是自愿把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切割给了帮其摇旗呐喊的深安公司,谁错了?如果说有错,就是他们三个都知道真相,但夏女士不知道,夏女士有受骗的感觉。但话说回来,如果都是通透的真相,唐女士这房谁还上蹿下跳地帮她卖,这交易有可能也促成不了。
假设卖家夏女士起诉了,在法官的眼里,是认为中介在这整个交易过程中,对唯差信息差属合理利用(吃的就是这碗饭)?还是两家中介和卖家串通起来,损害了夏女士的利益?因为只有后者--退佣退款。
再引申说一句证据问题:
估计深房公司收的这250万元,不排除是和中原的相关人员继续分成的(因为买家是中原提供的),这种证据,买家一般很难拿到,如果拿不到,所谓串通,又有什么有力证据呢?对方可能反驳说,我们是合作、各自发挥优势,各赚各的钱。
当然,之前有类似的事情,往往后来各方会和解,但那也是基于社会影响、行业协会给中介机构施压、一方紧咬住税务问题等多因素产生的后果,并不代表法律上无懈可击。当了回瓜民、分析了一个案例,结论是什么呢?如果您是买家,需要跑盘、了解真实市场价,不能整个交易中其他人都笑了,就留自己一个人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