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赚的是断子绝孙的钱 房地产开发商是怎么赚到钱的?
房地产开发商是怎么赚到钱的?
一位房地产公司员工揭开房地产是如何赚钱的:\r\n 在下从99年接触房地产业,一直干到今天,这行让我欢喜让我优,让我赚了很多钱,真的很多很多,但是也让我很受伤,今天我终于拿到了签证,过完年我就带着老婆孩子移民离开这个国家了,有几句话,还是想说出来。我大学毕业就干了房地产,在一家业内TOP10的公司,一步步从售楼先生干到今天的拿慎地区副总,十年后,终于感觉到累了,也看透了,以前是不能说,今天终于可以说了。\r\n 你们以为一定要财大气粗才能做开发商你们错了,开发商大部分一开始都是空手套白狼,关系比资金重要的多,地消姿敬才是一切的根本,只要跟政府关系够硬,拿到了地,那银行都巴巴的跑来,乖乖的给你贷款。\r\n 你以为开发商都是自掏腰包你们又错了,土地转让金都是贷款的,修楼盖房都是承建商垫资的,开发商没掏几个钱!\r\n 你觉得盖好房子,开发商该卖房了吧,这次还是错了,开发商在开盘之前,会搞个内部认购,至少一半以上的房子都给内部认购掉,这个很多人知道了,其实就是找人向银行贷款买房,这哦其实就是自己卖给自己,但也是变相把楼盘以市价卖给银行,说白了就是产权变换一下,这银行的钱就全进到开发商的腰包了,真正想买房的老百姓,第一次几乎没有能买到心仪的房子,基本都是“卖掉了”,然后过两天告诉你说有人退房,其实这都是把内部认购的房子转移到老百姓手里,钞票再一次进入开发商的腰包。\r\n 你觉得开发商拿到钱了,就该去还银行贷款了吧,这次还是错了,开发商怎么会那么傻,进了口袋的钱还掏出来开发商会用这些款子再去拿地,只要拿到土地,随便哪个银行都乖乖的撅着屁股上门来。\r\n 如果你们问银行就这么傻我要告诉你,银行就是这么傻,开发商向银行贷款拿地,是用土地做抵押的,现在房子都盖好卖掉了,开发商就算还不了拿地的贷款,银行对这笔烂帐也没办法,只能去找政府,政府就把这块地再次出让,拆迁,补银行烂帐。所以你们没见吗,但凡成熟的开发商册判,都是拥有好几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钱就这么转来转去。心情好就还贷款给银行,心情不好就再说了。\r\n 你们如果觉得政府是真心希望控制房价的,你们怎么老是错呢,真心觉得房价过高的,只是中央政府而已。但是中央政府手里没一寸土地,土地全是地方政府的。你们知道地方政府征地多少钱一亩吗几万块而已,可卖给开发商多少钱吗几百万一亩哦!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就是GDP,土地就是政绩,土地就是繁荣昌盛。你说地方政府会听中央的吗\r\n 中央的话地方可以不听,那中央也不是吃软饭的,于是新政策出台了,土地转让从以前的出让制度变成今天的竞拍制度。而且中央一挥手,央企老大哥们出马了,老大哥们挥舞着钞票出现在一个个土地竞拍会现场,大家惊呼,中央要控制土地了。\r\n 你们觉得央企出马了,房价有望回落了。怎么每次都错呢!现在要拿地不光靠关系了,只能是竞拍,这样很多小开发商是不行了,但是土地就基本都集中到几个大开发商手里,变相土地兼并啊。央企老大哥是不差钱,但民企拿不到地,还不能抬抬价竞拍的时候多举举牌子,那价格就是几千万几千万的往上窜。央企再牛,我让你拿地的价格跟市场房价靠拢,我让你控制房价,你控制啊!地价就这么高,你老大哥不拿,我民企拿,前面说过了,甭管什么价格,只要土地在手,不怕钞票没有!\r\n 老大哥们拿了地,那怎么办,只能盖房子卖掉,卖什么价不可能低于低价吧。再说老大哥的钱哪儿来的,国家给的。国家的钱哪儿来的,从老百姓手里收的。是的,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国家从老百姓手里收钱买昂贵的土地盖成房子再以更贵的价格卖给老百姓。\r\n 这就是房地产界的循环,政府,土地,银行,一次次的循环,生生不息,于是房价也就滚雪球一般。\r\n 其实,真正想抑制房价,办法很简单,只要全民坚持两年不买房,不要多,只要两年,那样会倒掉一批开发商跟枪毙一批银行行长双规一批市长,代价是大了点,但是换来的是啥大家心里清楚。\r\n 我干了10年房地产,真的看透了,天天跟肥头大耳的政府官员吃饭喝酒,跟肠肥脑满的行长唱歌跳舞,真的累了
房地产当真那么好赚钱吗?为何各地纷纷出现开发商呢?
当我们去购物时,他们总是找到一些或大型房地产代理,他们就像杂草,活力是顽强的,城市城市,无论物理经济,对于房地产代理公司基本没有影响。一些房地产经纪人看起来很糟糕,但他们已经生存了多年。一些房地产中介机构是批量连锁店。基本上,他们可以在两个步骤中看到新的分支。这些房地产在城市中的中间鲜花可以静止吗?
一 利慧贺散润丰富
可以赚钱是这些房地产中介机构的根本原因,一座房子正在移动几百万,对于二手住房,根据行业的规定,中介公司可以赢得买家和卖家中介费的3% ,如果添加有一些其他企业,如贷款,抵押和解压缩业务,可以赚取一个小赚钱,如果它是一只手,委员会就可以获得5%,这些钱,员工拿小头大约30%,仍然留下了70%的老板。
二 投资成本低
开设房地产代理商,有很多钱,一个简单的立面可以启动业务,就像一些大型连锁房地产公司一样,对于一个新的分支,他们也将支持,因为分支越你打开,你的开放越多,你的影响就越越大品牌,客户将对大公司有一定的信任,交易机会也将大幅增加,随着高收入,房子的开销每月都没有任何压力。
三 多样性收入
房地产中介公司不仅可以前氏赚拍唯一大笔钱买房子,也在住房租赁,不要看这块钱,但你不能活下去,出去找一个合适的房子,怎么样很容易,我认为每个人都经历过,租赁的中间费通常是一个月的租金。如果他们将是成千上万的碎片,如果一个人做得好,那就不仅仅是住房。对于刚刚加入房地产的新人,他们一般都是租赁开始等。在嘴里吃它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房子里很容易死购买和销售业务。这就是为什么房地产公司一直在招募。
房地产那么赚钱,为什么开发商负债那么高,赚的钱都去哪了?
巨额的财富、庞大的资金量,这都是人们对房地产企业的普遍印象。然而运昌,等到人们细细看那风光无限的背后,却发现那些身价百亿、千亿的房地产企业早已债台高筑。
不仅是房地产企业“满身伤痕”,所有的环节都是“负债累累”。百姓买房的房贷近50多万亿,卖地的地方政府债务也高达100多万亿。每个环节的相关方都处于一个负债的状态,钱究竟去哪儿了?
一、房企的钱去哪了?为什么看起来赚得盆满钵满的中国房企,却面临着债务压顶的压力?原因是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杠杆的行业,其特殊的行业性质迫使它只能在高负债的压力下负重前行。对于房企来说,向政府买地需要时间,建造起楼盘需要时间,包括售楼以及交房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房企的资金周转期都很长,为了经营下去,房企只能不断借钱保持充足的现金流。本来这种经营模式并不会使房地产行业欠下巨额债务,承担的大部分风险都是正常的资产风险。但是房企想在这个有限的市场中多分一杯羹,“高杠杆”便成为了它们赚钱的新路子。
“高杠杆”模式下,房企只需要一小部分资金就能够开发项目,其余资金则都是由负债借来的钱。等到开工后由供应商垫付相应工程款,项目若四证齐全,此时房企就可以向银行贷款,再替换之前所筹集的资金。毫不夸张讲,房企只要一点点资金就能撬动十倍以上的价值。
这也就是为什么房地产企业即便很赚钱,但是仍然资不抵债的原因,明面上的财富并不能弥补公司的巨额显性或者隐性债务。等到债务在某一个时点集中到期,此时便爆发了债务危机,恒大便是如此。将近2万亿的负债,将这个房地产企业龙头一下子逼向了破产重组。
所以说,房地产企旁巧扒业赚来的钱都去还债了,也就是流向了房企的股东和债权人,还有一部分则流向了房企员工和地方政府的税收。那么政府呢?政府卖地不需要成本,怎么还会欠债呢?
二、政府的钱去哪儿了?政府虽然能从出让土地中获得一大笔出让金和税收资金,但是地方政府需要用钱的地方更多,仅靠卖地的钱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政府来说,他们要支付体制内人员的薪酬,要完善基础设施,要支付各类社会保障的费用……这些不可或缺的支出,压得政府也无法实现“财务自由”,所以政府也需要借债。
对于政府来说,它们可以在市场上发行政府债券,也可以从银行系统中贷款或者以城投公司的名义发行债券。因此,地方政府卖地获得的收益和它的支出金额相比,简直就是相形见绌,政府也无法真正在房地产行业赚到什么大钱。
所以说地方政府卖地的钱,大部分最终流向了那些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也就是承接这些项目的股东、债权人宽链以及员工。对于个人来说,我们知道是房贷将当代人变为了“房奴”,那么从个人这儿流出的钱又去了哪儿呢?
三、购房者的钱去哪儿了?购房者的钱一部分给了房地产商,也就是我们说的首付;另一部分则是每个月所需要还的房贷,这笔钱则流向了银行。而银行又将购房者的钱一部分借给了房企,另一部分则作为利润留存。对于银行的利润,则分别流向了银行股东、税收、资产积累三个方面。
一方面,居民愿意买房是一件好事,适当的住房贷款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居民过度透支也会造成杠杆率过高,不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也需降低债务比率。
结语总而言之,目前的房企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对于房企来说,一直强加杠杆不是长久之策,重要的是要控制规模、稳定发展以及稳重经营。多元化经营固然可取,但绝不能像恒大一样把自己“作到”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