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绞线3类和5类怎么区分
送分了,送分了。三类线和五类线有什么区别?
屏蔽双绞线与无屏蔽双绞线主要的不同是增加了一层金属屏蔽护套。这层屏蔽护套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强其抗干扰性,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带宽。但是由于价格比无屏蔽双绞线贵,安装也比较困难,加之小型局域网结构简单、设备少,所以没有必要使用屏蔽双绞线。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将无屏蔽双绞线划分为五类: 三类线:这类材料的性能定义最高16Mhz。 应用在10 Base-T 4 Mbps Token Ring、ISDN; 四类线:这类材料的性能定义最高20Mhz。应用在16 Mbps Token Ring; 五州物类线:这类材料的性能定义到100Mhz。应用在100 Base-T、TP-PMD。 五类线采用的导线材料是100Ω 24AWG(AWG指美国线规,24 AWG是指直径为0.5毫米的铜导线)实芯导线。铜导线外要有绝缘层,最常用的绝缘层是PVC。随着千兆以太网的发展又出现了超五类、六类线缆,册弊液但在小型局城网络环境中没有使用的必要。在小型局域网中,目前最佳的选择是采用五类线缆。三类线里的线是二对四卜乎根,五类线里的线是四对八根。
三类、四类、五类、超五类、六类、七类网线都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用途?
1、网线标准不用:
三类线:被ANSI/TIA-568.C.2作为最低使用等级 。四类线:10BASE-T/100BASE-T,已被标准淘汰 。五类线: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已被超五类线替代。
超五类线:具有衰减小,串扰少,比五类线增加了近端串音功率和的测试要求。六类线: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七类线:该线是ISO/IEC 11801 7类/F级标准中于2002年认可的一种双绞线。
2、传输速率不同:
三类线:该电缆的传输带宽16MHz。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带宽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五类线:传输带宽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胡改数据传输。
超五类线:超五类线的最大带宽为100MHz。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带宽为250MHz,最适用于传输速率为1Gbps的应用。七类线:传输频率至少可达600 MHz,传输速率可达10 Gbps。
3、用途不同:
三类线:主要用于10BASE--T,被ANSI/TIA-568.C.2作为最低使用等级 。四类线: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 10BASE-T/100BASE-T,已被标准淘汰 。五类线: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已被超五类线替代。
超五类线: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串扰比(ACR)和信噪比、更小的时延误差。六类线:最适用于传输速率为1Gbps的应用。七类线:主要为了适应万兆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扩展资料:
ISO/IEC 11801标准对应的等级如下:
Category 1:支持带宽到100 kHz的线缆及连接器
Category 2:支持带宽到1MHz的线缆及连接器
Category 3(三类):支持带宽到16MHz的线缆及连接器
Category 5(也常称Category 5E,超五类):支持带宽到100MHz的线缆及连接器
Category 6(六类):支持带宽到250MHz的线缆及顷做码连接器
Category 6A(超六类):支持带宽到500MHz的线缆及连接器
Category 8.1(草案,TIA也称Category 8):30米范围内支持带宽到2000MHz的线缆及连接器
Category 7(七类):支持带宽到600MHz的线缆及连接器
Category 7A(超七类):支雀哪持带宽到1000MHz的线缆及连接器
Category 8.2(草案):30米范围内支持带宽到2000MHz的线缆及连接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SO/IEC 1180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线
三类、四类、五类、超五类、六类、七类怎么分辨呢,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最好按自己的话说
三类 0.4MM线径 五类0.45MM线径 超五类 0.505MM线径 六类0.57MM线径 七类我们不生产。 我说的是线径上的区别,可以直观看出来。实际是按照频率来区分的
。韩电线缆品质保证
另附带资料一份
计算机局域网中的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
STP外面由一层金属材料包裹,以减小辐射,防止信息被窃听,同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价格较高,安装也比较复杂;
UTP无金属屏蔽材料,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包裹,价格相对便宜,组网灵活。
除某些特殊场合(如受电磁辐射严重、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等)在布线中使用STP外,一般情况下都采用UTP。
按照电气性能的不同,双绞线可分为三类、五类、超五类、六类和七类双绞线。
3类UTP适应了以太网(10Mbps)对传输介质的要求,是早期网络中重要的传输介质;
4类UTP因标准的推出比3类晚,而传输性能与3类UTP相比并没有提高多少,所以一般较少使用;
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带宽100M,适用于百兆以下的网络;
超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E”,带宽155M。
六类线的标识是“CAT6”,带宽250M;
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虽仍然可以支持1000Base-T,但由于在价格上与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相差无几,因此,已经逐渐淡出布线市场
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盯做肢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超五类双绞线采用4个绕对和1条抗拉线,线对的颜色与五类双绞线完全相同,分别为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和棕。裸铜线径为0.51mm(线规为24AWG),绝缘线径为0.92mm,UTP电缆直径为5mm。
六类线用于架设千兆网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的差别,不仅增加了绝缘的十字骨架,将双绞线的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的胡轮四个凹槽内,而且电缆的直径也更粗。电缆中央的十字骨架随长度的变化而旋转角度,将四对双绞线卡在骨架的凹槽凯世内,保持四对双绞线的相对位置,提高电缆的平衡特性和串扰衰减。另外,保证在安装过程中电缆的平衡结构不遭到破坏。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裸铜线径为0.57mm(线规为23AWG),绝缘线径为1.02mm,UTP电缆直径为6.53mm。
"超六类"
Belden IBDN研制了目标在40℃以上仍可正常运行的高性能布线系统,并在1999年底正式推出IBDN 4800LX系统,其最终的指标达到300MHz带宽,可在50℃时依然达到6类标准规定的20℃的性能指标。为了区别于普通6类布线系统,这种带宽性能远超6类的布线称为超6类。
在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快速以太网中存在着三个标准:100Base-TX、100Base-T2和100Base-T4。其中:100Base-T4标准要求使用全部的4对线进行信号传输,另外两个标准只要求2对线。而在快速以太网中最普及的是100Base-TX标准,所以你在购买100M网络中使用的双绞线时,不要为图一点小便宜去使用只有2个线对的双绞线。在美国线缆标准(AWG)中对3类、4类、五类和超五类双绞线都定义为4对,在千兆位以太网中更是要求使用全部的4对线进行通信。所以,标准五类线缆中应该有4对线。
有关五类双绞线电缆的扭绕度和其他相关参数,可查阅TIA/EIA 568A(TIA/EIA 568是ANSI于1996年制定的布线标准,该标准给出了网络布线时有关基础设施,包括线缆、连接设备等的内容。字母"A"表示为IBM的布线标准,而AT&T公司用字母"B"表示。)中的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