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乐属于三新集团吗 张逸诚哪年出生的?万家乐董事
张逸诚哪年出生的?万家乐董事
张逸诚:男,毕业于英国萨里大学。主要工作经正渗历:2011年至今,在广州三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现任副董事长手正兼总裁。2013年8月起任广东顺钠举薯脊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详情
中国热水器十大名牌
中国热水器十大名牌有海尔、万和、万家乐、火王、樱花等。
1、海尔(十大热水器品牌,中国著名家电品牌)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发展最快的、专业生产热水器的大型骨干企业之一。
公司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工业园和武汉海尔工业园各有一个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500万段州拍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热水器生产基地。其关键设备分别从德国、意大利等国引进。
其中重要设备已经具备了网络化的特点,可以实现计算机远程控制。海尔热水器,全球热水解决方案专家。
2、万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燃气热水器品牌)
万和电热水器是由万和品牌推出的万和E50-Q1W1-22,万和E40-T4-22等一系列电热水器。
万和电热水器EY71采用的“三道抗菌技术”由120℃超高温预抑菌、80℃深度抑菌、银离子高效控菌三道抗菌防线组成,实现纯物理消毒法。
3、万家乐(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燃气热水器品牌)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以科握羡技、节能、绿色环保、时尚为核心价值的低碳型高新技术企业;
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品规格最为全、设备最先进的中外合资厨卫家电设备专业生产企业,是中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燃气具及热水器生产基地之一。
4、火王(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热水器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
火王热水器隶属于深圳市火王燃器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第一批厨卫制造企业,25项行业第一,55项国家专利。产品先后荣获“金桥奖”、“中华之最”等国家级最高荣誉;
经过22年的发展和沉淀,产品已经形成了以燃气灶、油烟机、集成灶、热水器、消毒柜、壁挂炉为主的六大系列。
5、樱花(中国名牌,十大燃气热水器品牌,全球知名品牌)
樱花热水器由樱花卫厨公司生产,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由台湾卫厨行业第一品牌樱花主导投资, 当今,樱花已在全国设立了60多家分公司,密植1500多家专业服务中心。
樱花热水器品类分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品牌创立之初,即设立研发中心,在厨卫电器产品领域上深耕专研,以用户的使用感受为核心,并紧随时代脉搏,关注新的需求与流行趋势,拟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将设计与生产迹缺方面出现缺陷的几率降到最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海尔热水器
百度百科——万和电热水器
百度百科——万家乐热水器
百度百科——火王热水器
百度百科——樱花热水器
掏空上市公司的五种手段是什么
在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主要有以下几种掏空方式:
1、大股东虚假出资。是指上市公司在设立或增资配股中,大股东名义上向上市公司投入了所认缴的资本或现金,但实际上实物资产或现金的产权并未交割至上市公司户头,而仍然保留在原来大股东的企业中。大股东虚假出资后,并没有对上市公司投入资产或者现金,但是却通过串通有关部门出具假出资证明,拥有对上市公司的股权。
2、利用关联交易进行掏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无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149家上市公司的资金被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占用金额327亿元。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占用的有87家,金额合计193亿元;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存在占用的为62家,金额合计135亿元。存在资金占用的149家上市公司中“ST公司”有60家,占用额合计137亿元
2)利轿袜用关联购销转移上市公司资产。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关联购销转移上市公司资产的主要方式有:向上市公司高价提供原材料或转让资产、低价向上市公司收购产品再以市价对外销售。
3)以上市公司的名义借款或者进行信用担保。证监会重庆监管局于2005年12月对G太极的专项检查发现,G太极曾为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3.6亿元借款提供担保。万家乐A在2002年至2005年间为大股东广州三新实业有限公司提供1.64亿元的借款担保。猴王股份自上市之后就成了猴慧帆没王集团的融资窗口,猴王集团可以直接以猴王股份的名义进行贷款,而且一贷就是3个亿,猴王股份的房屋、建筑物全部被猴王集团拿去抵押,而且猴王集团还占压猴王股份近8个亿资金。
3、利用重组进行掏空。并购重组本是优化上市公司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种手段,应该说我国上市公司之间发生并购重组是很正常的。然而,随着近几年来上市公司重组密度不断增大,虚假重组甚至恶意重组也开始大行其道。一些重组方不把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当做己任,而是利用资产重组来达到牟取暴利
4、操纵上市公司业绩获得再融资资格从而进行掏空。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证监会的配股或者增发要求,存在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孙铮和王跃堂(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操纵盈亏的动机直接源于监管部门的配股政策、特别处理政策和摘牌政策。
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不仅损害了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丧失经营前纳能力,中小股民损失惨重,市场投资信心不足,投机风气盛行,严重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