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龄期定为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
根据《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的规定,水泥和标准砂按1:3混合,用0.5的水灰比,按规定的方兄隐法制成试件,在标准温度(200C±1℃)的水中养护,测定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羡消厅强度。根据测定结果,将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桥高52.5R、62.5和62.5R等六个强度等级。其中代号R表示早强型水泥。某一强度等级水泥同时要达到规定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如果其中一项小于规定值,则水泥应降低一级使用。
水泥强度标准是
水泥,模丛陪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
强度标准
水泥强度标准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唯强度以MPa计。各类水泥的强度龄期统一为3d、28d.强度的检验方法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简称ISO法,此标准于1999年5月1日实施)执行。常用各类水泥的强度共设32.5、32.5R、42.5、42.5R、52.5、52.5R、62.5和62.5R八个等级。相应的产品新标准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和《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这三项标准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考虑水泥生产、检验及使用方面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为期1年的过渡期。过郑谨渡期内新老标准的水泥并行,从而实现平稳过渡。
标号与强度等级
水泥强度从标号到强度等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强度检验方法,即由GB法改为ISO法。这是我国水泥标准为向国际标准靠拢并与其保持一致做出的重大修改。两种检验方法在胶砂组成(标准砂、灰砂比、水灰比)、搅拌方法、振实成型方法、养护、加载速度、试验条件控旦蠢制和仪器设备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经试验对比,老标准水泥采用GB法和ISO法的试验结果是:抗折强度差值不大,对水泥强度指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抗压强度用ISO法检验的则普遍较用GB法检验的降低了大约一个强度等级。如标号为425的水泥,其强度等级相当于32.5就平均统计水平来看,标号与强度等级的关系大致是425号→32.5级、525号→42.5级、625号→52.5级。
材料标号与强度等级的关系
工程材料的强度采用强度等级取代标号来表示,符合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的趋势,也是我国贯彻法定计量单位及对同一标准化内容的各类标准应协调统一的需要。经过各方面的多年努力,这项工作已经完成。当前搞清材料标号与强度等级的关系,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工作以及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很有必要。
水泥凝固要多长时间?
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初凝时间不得短于45分钟,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小时,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小时。
根据水化反应的速度和物理化学主要变化,可将水泥的凝固硬化分为:
1、初始反应阶段 5—10分钟;
2、潜伏期 1小时;
4、凝结期 6小时;
5、硬化期 6小时到若干年。
水泥和水后将成为具有可塑性的半流体,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泥浆逐渐失去可塑性,并保持原来的形状,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分为初凝及终凝)。随后即进入了硬化期,水泥的强度逐渐增加。
施工中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有一定的范围。如果凝结过快,混凝土很快会失去流动性,从而影响振捣;相反,如果凝结过慢,就会影响施工速度。因此,标准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应在一定范围之内。
凝结时间的测定是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由加水时算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
Omm时为止,所需时间为初凝时间,此时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
Omm时为止,所需时间为终凝时间,此时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而开始进入硬化期。
扩展资料:
影响水泥凝固的因素:
1、水泥细度
细度即磨细程度,水泥运腔颗粒越细,总表面积越大,与水接触的面积也越大,则水化速度越快,凝结硬化也越快。
2、养护时间(龄期)
随着时间的延续,水泥的水化程度在不断增大,水化产物也不断增加。因此,水泥石强度的发展是随龄期而增长的。一般在28d内强度发展最快,28d后显著减慢。但只要在温暖与潮湿的环境中,水泥强度的增长可延续几年,甚旁猜衫至几十年。
合理的石膏掺量,主要决定于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及石膏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一般掺量约占水泥重量的3%-5%,具体掺量需通过试验确定。
3、石膏掺量
水泥中掺人石膏,可调节水泥凝结硬化的速度。在磨细水泥熟料时,若不掺入少量石膏,则所获得的水泥浆可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凝结。这是由于铝酸钙所电离出的三价铝离子,而高价离子会促进胶体凝聚。
当掺人少量石膏后,石膏将与铝酸三钙作用,生成难溶的水化硫铝酸钙晶体(钙矾石),减少了溶液中的铝离子,延缓了水泥浆体的凝结速度,但石膏掺量不能过多,过多的石膏不仅缓凝作用不大,还会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
4、温度和湿度
温度对水泥凝固时间有着明显的影响。提高温度可加速水化反应,通常提高温度可加速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使早期强度能较快发展,但后期强度反而可能有所降低。在较低温度下硬兆早化时,虽然硬化缓慢,但水化产物较致密,所以可获得较高的最终强度。
当温度降至负温时,水化反应停止,由于水分结冰,会导致水泥石冻裂,破坏其结构。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泥水化的早期阶段,对后期影响不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