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旺角的名字象征什么 姓名测试吉凶旺角这个服装店名好吗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姓名测试吉凶旺角这个服装店名好吗

旺角
笔画和五行分别羡亮:8(土) 7(木)
此公司名数理为 15 ,其暗示的信息:
谦悔段恭做事,必得人和,兄前宽大事成就,一门兴隆 。(吉)

在香港 MK是什么意思

在香港MK的意思是旺角。

旺角的英文名字是Mong Kok,所以在香港人们把旺角就叫做MK。

旺角位于九龙中部,是一个十分繁荣的地区,可以说是九龙的“不夜天”。区内有很多特色的店铺和商场,是潮流物品的集中地,也有很多新奇的玩意,所以极受年青人欢迎,尤其是假日,更是人头涌涌。

旺角是香港人流最旺盛的地区,是本地人购物的热门地点,不少商店及饭馆均通宵营业,全区繁华拥挤,店铺格局小巧精致,弥敦道一段更是精华所在。

扩展资料:

旺角历史:

旺角古时称为芒角,因为当地芒草丛生,地形像一只牛角伸入海里,该处被称为芒角咀,而附近的村落便得名芒角村。

清朝时,芒角又名望角。1860年起,芒角随著九龙没塌半岛割让给英国。到了1909年,香港政府开始在该带填海及兴建避风塘,而附近亦开始有码头和道路。

1930年代,芒角被改称为旺角,取其兴旺之意,但是它的英文名字(Mongkok)则没有改变,一直沿用至今。而当时旺角枯肢圆是个工业区,制烟厂、棉织厂及五金厂饥旅林立。时至今日,旺角已成为了一个极为繁盛的购物区和住宅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旺角

油尖旺区的历史简称

旺角,得名于昔日的芒角村 。据新安县志记载,近二百年以前,当地有一条芒角村 ,属客家村落,坐北向南,背枕小山,溪流回绕,人口众多。大约位于今弼街与通菜街,花园街一带。而芒角村的得名,则是据说在昔日豉油街和新填地街一带,有一突出海滨的小山丘,山丘上长满芒草,故被称为芒角咀 ;部分附近的渔民称之为望角咀 ,取其可远望海边石角之意。
昔日的芒角村是田畴交错的积水菜田,村民以种西洋菜,通菜(瓮菜)及种花为生,今日区内的西洋菜街,通菜街及花园街之得名起源于此。后来因轮植西洋菜及通菜的田地盛产蚊虫,易于传染疾病,菜地被迫迁离。菜田被填平以后,居民转为从事洗衣,染布等工作,便产生了洗衣街,染布房街等的街名。
1909年,香港政府在油麻地及芒角咀一带进行填海工程,兴建避风塘 。芒角咀及芒角村 ,遂被开辟为码头及街道。至1930年,年代, 芒角已被转音为旺角 ,取其兴旺之意;但其英文名字旺角仍沿用至今。年, 1941年,旺态烂角渐发展成工业区,制烟厂,棉织厂及五金厂林立,制成品远销世界各地。随着香港的经济起飞,旺角更 发展成一个人口稠密的商住地区。 油麻地原指今天榕树头天后庙附近一带,在1866-1896年的地图已有记载。根据天后庙内同治九年( 1870年)所立碑记,当时该地被称为麻地 ,至光绪元年( 1875年) , 麻地已改名为油麻地 ,据说其得名,和当时天后庙前的广场为渔民晒晾船上麻缆的地方有关。后来附近的居民不断增加,船舶日多,有商户经营修补渔船所用的桐油及麻缆,故被称为油麻地 。
该地在1870年年代已甚为繁荣,街道楼宇井然有序。其建设虽不及尖沙咀早,但若论商业繁荣的程度,油麻地则居首位。其中以今天的庙街,炮台街及榕树头一带为什。当时由于九龙的租金较港岛为便宜,不少华籍工匠及商人迁来油麻地居住,加上当地原有的艇户及渔民,该区人口由1897年的八千多人急升至1907年的年的一万七千多人。
1906年,香港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风灾,损失极为巨大。于是政府在1909年通过的建筑避风塘条例 ,决定在油麻地兴建避风塘。于是官涌山(今官涌街,街市及球场一带)被夷平,所得土石用作填平旺角至油麻地一带的浅滩及建筑防波堤。另外,海旁浅滩建成渡船街。整项工程于1915年完成。油麻地往后不断发展,成为油尖旺区其一
油尖旺区
个最繁盛的地区。 在数百年前,尖沙咀又名香步头 ,是昔日贩运香料的码头。昔日东莞一带遍植香木,香木树根所榨得的汁能作香料,名为莞香。由于香港水路交通便利,故香料会先集中贩运至尖沙咀,再用船运至港岛黄竹坑的石排湾,然后从水路运往内地。在明代已发展成一聚落。
尖沙咀一名,早在明朝万历年间( 1573年至1619年年)所编的粤大记已经出现。其得名乃是由于该处海水为官涌山所阻,南端形成一个长及尖的沙滩,在地形上十分明显。在百多年以前,该区已有尖沙头村,尖沙尾村及官涌村。
鸦片战争( 1840年至1842年)以前,鸦片走私猖獗,尖沙咀海面为鸦片趸船经常停泊之所,其时清廷已派兵在官涌防守。道光十九年( 1839年) ,英国水兵于尖沙咀借醉行凶,殴毙村民林维喜,事件引发了官涌之战及九龙之战 ,揭开鸦片战争的序幕。林则徐为了加强防务,于1840年分别在尖沙咀及官涌山上兴建炮台,设有官署,兵房,神庙及火药库等建筑物,派驻75名士兵防守。翌年,因着炮台孤悬海外,下令撤防。后来两座炮台均在鸦片战争中为英军所占,遭英军炸毁及拆卸。今日官涌街及炮台街便是昔日的遗址。
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人正式接管九龙半岛;致裤竖力将尖沙咀发展成为一个军事及洋人住宅区帆纯漏。街道如弥敦道,海防道,广东道等先后开辟;另外,天文台,海军船坞,水警总部,尖沙咀警署,天星码头,九广铁路总站等先后落成。二十世纪的尖沙咀已发展成一个繁荣的区域。

相关专题: 旺角 吉凶

装修百科

装修热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