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吹玻璃 古代没有玻璃,古人是如何遮风挡雨的?
古代没有玻璃,古人是如何遮风挡雨的?
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一个经典镜头,人们为了偷看,都会用舌头舔下手指,随后再拿手指戳破窗户纸,偷偷观察里面的动静。这似乎是古人用来偷窥的一种最佳方式。
玻璃工艺传入中国较晚,因此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一个固有印象: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的。纸张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物品,用它来糊窗户,既不能保证人们的隐私,遮风挡雨更是一件难事。在古代没有玻璃的情况下,古人是如何给屋内遮风挡雨,保暖采光的呢?
原始社会的房子
回归到原始社会,人们所住的房子是没有窗户的。比如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屋。这时候的房屋是用树枝搭建而成,然后再覆盖上树皮、草席,唯一用来透气的地方就是屋顶部位的洞,这是远古时期最早出现的一种窗户形态。
新石器时代房屋的采光性极差,但是通气性却非常好。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学会了在墙壁上凿洞通风,“窗户”逐渐形成。不过,最早的窗户遮挡物却是五花八门的,因为造纸术直到东汉时期才成熟,而且古代的纸价昂贵,所以,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用纸来糊窗户。
支摘窗
在古人在用纸糊窗户之前,用来遮风挡雨、保护隐私的窗户遮挡物,主要就是竹草编成的帘子,也就是经常出现在古诗里的“蓬帘”。另一种就是拿一整块木板挡在窗口,有点像今天商铺门口的遮雨棚,白天的时候拿木棍将木板撑起,晚上的时候又将木板放下来,这种能开能合的窗户,被人们称之为“支摘窗”。
《水浒传》中,潘金莲撑开窗户的那一幕,就是古代的支摘窗。不过现实的支摘窗可没电视中那么精致,它是完整的一块木板,基本上没有精美花纹,也没有窗户纸。
纸糊窗户
真正出现用纸糊窗户,其实就是在唐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纸张经过了改良,造纸技术也进一步提升,窗户纸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富贵人家。人们总觉得古代的窗户值易燃易损,甚至完全不具备防水功能,事实上并非如此。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专门用做糊窗户的窗户纸,已经被人们发明出来了。《唐宋白孔六帖》中记载:“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油水,取其甚明”,这种用来糊窗户的专用“桃花纸”,用桐油泡过以后,就成为了一种质地很厚,可以防水防潮的油纸,这种纸也是中国古代用来制作油纸伞的纸,遮风挡雨自然不成问题。
明瓦
当然这种纸确实还是很容易被捅破的,不过对于普通人家而已,他们一般很少被人偷窥隐私,但是大户人家就不同了。为了保护隐私,避免出现“捅破窗户纸”的情况出现,备受欢迎的“明瓦”出现了,它更像是玻璃窗户的替代。
这是一种天然云母,蚌壳等制成的半透明材料,打磨的平整光滑以后在镶嵌于木格窗户上,其美观程度和采光程度都要远胜于油纸,同时又增加了窗户的密闭性,起到了保护隐私的作用。至今还有不少的古老建筑,都依稀可寻古雅精致的明瓦。其实古代窗户纸的发展,至今都体现着中国古人的智慧。
吹制玻璃是如何制成的?
早在14世纪,人们就会使用铁管吹玻璃泡来制造小玻璃板。在吹玻璃泡时,工匠们一边吹一边尽可能快地旋转铁管,玻璃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扩展,形成表面较为平整的大圆盘。然后从玻璃与铁管的接口处切断,让其冷却成圆形的玻璃板。
由于圆形的玻璃板不容易固定,后来,人们又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生产方形的玻璃板,工匠们把吹制成圆柱形的玻璃管从中间切开,展平后让其自然冷却,这样,一块方形玻璃板便制成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平板玻璃的制作工艺也日趋成熟。
玻璃在古时候怎样生产的
早的玻璃是一个旅行家无意中制成的,他在山上烧火做饭,火把石头中的二氧化硅炼成了玻璃。
还有就是比较权威的了:
玻璃的历史源远流长,传说中玻璃的形成有一段有趣的叙述。它是这样描述玻璃的形成的。商队在经过沙漠时,中途休息,遂取干枯的沙漠植物生火做饭及夜晚御寒。事后以沙埋之。第二日,临行前人们在沙堆中意外发现前夜沙里所埋皆为晶莹剔透亮闪闪的宝贝,于是众人欢呼雀跃,这晶莹剔透的宝贝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玻璃。在西方,人们常把玻璃说成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佳礼物,玻璃给世人带来了生活的喜悦和创作的灵感,它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非常神奇的物质,艺术家们利用它晶莹透亮冷峻而坚固同时具有折光反射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使玻璃工艺达到变幻莫测、光怪陆离,令人难以预想的艺术效果。一般认为,第一块玻璃是距今五千年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制造的(今伊拉克与叙利亚北部),当时的技术可能是热融成形或模型铸造。而世界上第一个玻璃工厂则建立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埃及。当时先以陶土做内核,再于内核外浇上热玻璃溶液而制成容器,这种技术现在称为“沙芯法”。古代埃及人的发明创造,后经阿拉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希腊人曾这样形容玻璃“流动、融化的石头”和“透明、澄澈”。随着人们对玻璃的不断深入研究,在公元一世纪,玻璃的“充气法”技术出现,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吹制玻璃艺术。著名玻璃艺术家戴尔_奇胡利曾感慨地说:“我曾以为玻璃本身是很奇妙的,但后来我发现,吹入玻璃的空气,才是最神奇而不可思议的。我常想,究竟是谁会想到将空气吹入融化的玻璃?这样的方法如果运用在其他材质上,是绝不可能成功的。”艺术家的话不仅是对前人发明的敬佩和感叹,还有艺术家对玻璃内在东西的思索。玻璃的传统技术不仅是今天玻璃工业的基础,同时亦是新玻璃艺术运动的基础。然而这些玻璃的重大突破,并非源于制作技术上的进步,而是玻璃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在的进步。